合作客戶/
拜耳公司 |
同濟大學 |
聯合大學 |
美國保潔 |
美國強生 |
瑞士羅氏 |
相關新聞Info
乙醇胺與勝坨油田坨28區塊原油5類活性組分模擬油的動態界面張力(一)
來源:油氣地質與采收率 瀏覽 8 次 發布時間:2024-11-22
為明確勝坨油田坨28區塊原油中活性組分與有機堿乙醇胺間的相互作用對動態界面張力的影響,采用SARA四組分分離方法對坨28區塊原油進行分離,獲得飽和分、芳香分、膠質和瀝青質等組分;利用醇堿萃取法獲得酸性組分;通過旋轉滴界面張力儀測定了乙醇胺與坨28區塊原油活性組分模擬油間的動態界面張力。研究結果表明:酸性組分是原油的主要活性組分,其質量分數及結構對有機堿與原油間界面張力的行為具有關鍵性影響,體系動態界面張力的最低值可達10-2mN/m數量級;酸性組分質量分數越大,低界面張力維持時間越長。對于坨28區塊原油,與乙醇胺作用的難易順序為:酸性組分最強,膠質次之,瀝青質、飽和分和芳香分與之作用比較微弱。
隨石油勘探開發程度的加深,中國注水開發油田主體已進入高含水、高采出程度開發階段。隨可采儲量逐漸減少,急需開發水驅后接替技術。目前,三次采油已成為油田持續穩產的重要保障。
堿與原油中的有機酸類物質反應生成有機酸皂,可以有效降低油水界面張力和界面粘度。同時,堿可以減少表面活性劑和聚合物在油層孔隙中的吸附滯留,從而減少化學劑的損失。在堿—表面活性劑—聚合物(ASP)三元復合體系中,堿的加入還可減少表面活性劑的用量,且拓寬表面活性劑的活性范圍。ASP三元復合驅已在勝利等油田進行了現場先導性試驗,采收率提高20%以上。然而,無機堿的加入帶來注采系統結垢,設備嚴重腐蝕,采出液乳化處理困難等一系列問題。利用有機堿替代無機堿,既能充分利用原油中的石油酸,又有望解決結垢等問題,因此,開展高效有機堿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筆者研究了有機堿乙醇胺與勝坨油田坨28區塊原油活性組分模擬油間的界面張力,探索了有機堿與原油發生相互作用的機理,以期為有機堿的礦場應用提供指導。
1實驗試劑與方法
實驗試劑包括勝坨油田坨28區塊原油、乙醇胺(分析純)、油酸、石蠟油和航空煤油。其中,航空煤油經硅膠柱提純后與二次去離子水的界面張力約為40mN/m(30℃)。實驗用水為蒸餾水配制的不同質量分數的乙醇胺溶液。油相分別為石蠟油配制的不同濃度油酸模擬油及航空煤油配制的原油活性組分模擬油。
原油活性組分分離方法是:采用SARA四組分分離方法得到飽和分、芳香分、膠質和瀝青質;采用醇堿萃取法分離得到酸性組分;界面張力的測定方法是:在油水體積比約為1∶200,實驗溫度均為(70.0±0.5)℃的條件下,采用芬蘭Kibron公司全量程界面張力儀,利用旋轉滴法測定乙醇胺溶液與石蠟油配制的油酸模擬油以及航空煤油配制的原油活性組分模擬油的動態界面張力;通過攝像機所獲取的液滴形狀,讀取液滴的長度及寬度,然后通過相應公式計算得到界面張力,當界面張力數值在30min內變化小于1%時為動態界面張力穩態值。